其他
我生活在温泉中,她栖息在火山里 | 科幻小说
她迫不及待地读取着接下来的信息。密集的言语化作图像萦绕在她脑海:中古纪还在冷却中的地球,翻涌着的岩浆海洋,粘稠的泥浆泉,在混沌之海中诞生的第一个生命……那是她们还是一体时共享的记忆,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和她昔日的姐妹不同,她很少会去思考那些宏大而遥远的事物,她只会关注那些和生存息息相关,触手可及的事物。或许这两种思考模式决定着她们必定分道扬镳。她阅读着,沉思着,不一会,密集的刻痕来到了尽头:“她”的回忆在沸腾的温泉湖那里戛然而止,之后,晶体上呈现的是一种她无法读取的凹痕:比之前的更加深陷,排列方式更为稀疏。这种陌生的凹痕使她心里一沉,难道“她”在这之后就消亡了吗?又或者,“她”转变成为自己无法读懂的物种?她反复在那些凹痕上滑行着,费尽心思想要解读它。通过之前的阅读,她大概推算出晶体上面的一行“文字”相当于一周的时间的记录,她将这个规律运用到那些陌生的凹痕上去,依旧毫无进展。但是,她隐约想起在她来到新家的第一周,温泉湖群西边一个沉寂已久的间歇泉突然喷发。她再次回到晶体上的对应时间点,发现那个位置出现了一个卵状的凹痕。难道之后的晶体上记录了这片区域的地质活动?她将信将疑地审视着这个猜想。凭着自己各个分支存储下来的记忆,她再一次尝试去破解那些陌生的凹痕。间歇泉的喷发,地表植物的枯亡,“火窟”的形成,温泉群各地的地质变化都在晶体上的对应时间点留下了形状各异的凹痕。
那个猜想在不断的验证下变得愈加坚实起来:此时此刻,她读取的是地质变化的记录,换句话说,那是火山的“文字”。这个结论使她震颤了一下,她昔日的姐妹,那个曾经在温泉地下毫不起眼的生物,在最后一刻以某种形式雕琢了“她”一生的回忆。“她”消失后,在“她”的身躯或者说是残骸上,火山用着同样的方式留下它的“文字”。“这个泉口将再现吾之气息。”“吾要此地化作焦土。”“吾将创造一片新的陆地。”如果把火山比做生物,它便是一个喜怒无常而又思想纯粹的物种。若在以前,她会认定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毫无价值,而现在,面对着这个她曾经的姐妹和火山一起共享的信息载体,她的原有认知逐渐动摇,生命和非生命的界限在这一刻显得无比暖昧。她怀着敬畏而悲伤的心境,继续在晶体平原上反复摸索着。她不是很清楚她在寻找什么,作为生命体的 “她”大概率已经灰飞烟灭。之前的“文字”只不过是“她”生命最后一刻的记忆化石。但她依旧不死心,抱着渺茫的希望,寻找着昔日姐妹作为生物尚存的一丝气息。她忘我地搜寻着,不久之前还气势汹汹的热浪此时却像针灸一样微不足道,炽热的“火窟”也显得亲切起来,毕竟它们都是“她”最后一刻的见证者。终于,在晶体平原的一小角,在一系列地质变化的凹痕的包围中,她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文字”,那些细细的,小小的刻痕:“今天有雨,我的新陈代谢久违地活跃起来啦,好久没有像过去的自己一样头脑敏捷,有点怀念呢。不知远方的姐妹在新家过得如何。如果你来看望我,也请不要担心。在沉睡的时刻,我也在继续生活着,大地和火山的言语,我愈加‘体悟’到了呢。”她激动地,颤抖着读完了这段“文字”。“‘她’还活着!”她在心底激动地尖叫起来。晶体平原就是“她”的化身,那并非地热烘烤下的残骸,而是一个在自己维度里生机勃勃的生命体。“这就是你的选择吗?”一种强烈的感情促使她责备似的向“她”述说:“你啊,似乎是拥有了永恒的生命。但是呢,你只能依靠这里少得可怜的水蒸气维持生命体征,苏不苏醒全靠天气,大多数时间还得当火山的代言人。”她怀着责备,无奈而又些许羡慕的心态向“她”述说着。“这就是你的选择吗?”条件反射似的,她的脑海里自动组织“她”的回应:“似乎在新的栖息地生活地挺滋润的,但是你啊,只能在过热与过冷的夹缝中小心翼翼的生存,在寻找栖息地的生存游戏中一直漂泊下去。”脑海中的“她”微笑着回应,怀着责备,无奈而又些许羡慕的神情。她苦笑了一下,她无法分辨这些话语是来自眼前的那个化为晶体的“她”,还是仅仅是自己的臆想。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昔日的姐妹已经和这个哺育“她”,转变“她”的地方紧紧地融为一体,“她”和火山一起呼吸,一起颤动,沧海桑田的地质活动只会在“她”的身躯上留下小小的凹痕。
“这就是你的选择吧。”她最后还是表达了对昔日姐妹的认可。时间不早了,她顺着晶体撤返着。在她的触须离开晶体的最后一刻,她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下次下雨的时候,我会来看你的。”话音刚落,远处“火窟”中窜出一溜银灰色的气浪,好似告别。与此同时,“火窟”周围的晶体平原,又悄咪咪地扩大了一点。(完)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美国黄石公园。和好友去游玩时,对火山活动带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泉湖中的嗜热微生物。它们看起来脆弱,却有可能是诞生在地球表面的最早的生命形式之一。我在黄石思考着生物与火山的关系:生命如何与这个同时蕴含着强大的创造力和毁灭力的存在共存的?这些想法催生以嗜热微生物为原型的生物与火山共存的故事。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黏菌和硅藻的一些特性,在后期地转变中,也加入了集成电路,存储条等一些计算机元素,这些元素地加入使我进一步去挑战生命与无机体之间的界限。
非人类视角的叙事方式不是科幻小说发明的,但是科幻小说中有着与人类差异巨大的智慧生命,所以这一写法在科幻类型中不断发展,自成一派。《生息》构想了一种生活于火山生态系统附近的古老生命,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不断分化,思考和探索着。想象这样一种神奇的生命,居然有可能真的和我们共同生活于同一颗星球上,却不为我们所知,不由让我们感慨自然无尽的可能性。——宇镭